A股沖高,房地產市場泡沫漸起,時隔兩年,熱錢再次來襲,不僅助推了國內流動性泛濫和資產價格泡沫,對相關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提出了新的考驗。
全球流動性泛濫成熱錢溫床
在半年前,金融危機尚不能言見底之時,人們議論的主題仍是“外資若大規(guī)模撤出中國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影響”,而時至今日,大量短期資本再度襲擊香港乃至內地地區(qū),推高股市和樓市,如何應對再次成為焦點。
“我們所說的熱錢就是短期資本,也許它在英語中并不含貶義,它的本性就是逐利,哪里是價值高地,哪里是藍海,它就必然流到哪里。”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
金融危機下,全球信貸緊縮,金融市場流動性干枯,這些短期資本處于蟄伏期,一旦全球的流動性被釋放,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必然成為其首先選擇的目的地。
由于世界各國央行都展開了一致的放寬貨幣政策的行動,流動性被釋放的時刻已經到來。美聯(lián)儲在去年12月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下調到0至0.25%,并在今年3月“開動印鈔機”,宣布將在未來幾月內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至多1.25萬億美元“兩房”發(fā)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在于8月12日舉行的美國聯(lián)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中,美聯(lián)儲宣布繼續(xù)維持聯(lián)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至0.25%的目標區(qū)間不變,并強調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異常低的水平。同時,日本、德國、英國的央行也都購入債券、增加金融市場的貨幣供應。數據表明,很多國家的基礎貨幣供應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
業(yè)內人士表示,資金面的“脫韁”仍將延續(xù),新一輪類似于2007年的流動性泛濫,在時隔兩年之后,正在拉開帷幕,這正為熱錢襲擊新興市場國家制造了溫床。
流入途徑更加隱蔽
熱錢流入中國的沖動想攔也攔不住,流入途徑也更加隱蔽。廣東省社科院黎友煥是《境外資金在我國大陸異常流動研究》課題組成員。根據其課題組的跟蹤,境外熱錢流入的主要渠道有:虛報進出口商品價格、外商投資企業(yè)虛假出資、外商投資企業(yè)虛報盈利狀況、境外投資企業(yè)虛報盈利狀況、通過外資金融機構的業(yè)務轉移資金、出入境雙牌車私帶現金等。
“盡管目前貿易和投資的規(guī)模有所下降,但是不能等同于通過這些渠道流入國內的外匯資金就相應減少。”趙慶明說,貿易順差和相應的外匯流入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時時匹配。在短期資本有流入動機的情況下,外匯收支順差一定會大于貿易收支順差。
除了上述途徑之外,一些隱蔽的途徑難以被監(jiān)管部門察覺。比如通過香港這一資金中轉站,進行境外貨幣互換(相關報道可見本報6月8日《境外貨幣互換成熱錢流入隱秘通道》
),“雖然我們的外匯管制是有效的,但這種管制也并非完全密不透風。不談地下錢莊,就是這種互換方式,也足以讓管制的效率出現問題。”興業(yè)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
政策制定難度被“放大”
人們習慣于拿此次的熱錢流入和兩年前的情況相提并論。但是,與兩年前不同的是,在金融危機的“洗禮”下,目前我國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FDI)水平仍然處于低位,這些客觀情況可能會“放大”外匯資金監(jiān)管的難度。
最新數據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外貿環(huán)比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至7月已經實現連續(xù)5個月反彈,環(huán)比增幅也有擴大趨勢。但業(yè)內專家認為,外需萎縮局面難根本改變,出口徹底回暖尚需時日。
“從目前來看,國家的政策仍是‘保出口’,因為貿易渠道是外匯資金流入流出的重要渠道,所以鼓勵出口的政策客觀上可能會給一些非法資金進出中國造成便利。”趙慶明說。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FDI,2009年3月,境外企業(yè)對境內企業(yè)的并購審批權被下放至地方商務局,這也為一部分“熱錢”涌入提供了“可乘之機”。
商務部門審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以案頭文件審查為主,因此單純從申請文件的審查上,往往難以斷定所投資項目是否真正存在,也無法確保所投資金是否用于企業(yè)運營。
“在這種情況下,外匯管理部門更應該加強資金防火墻的建設。”趙慶明說。也有專家提出了“治本”的方法,即關注資本流入的同時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最大程度減少這些熱錢在中國市場上肆意興風作浪的機會。
在8月5日發(fā)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2009年第二季度)》中,央行再次重申堅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也稱,將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動態(tài)微調,把握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和節(jié)奏。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近期采取的貨幣政策微調,局部抑制了資產價格持續(xù)升高的預期,但是,根本的措施應該是調整經濟結構,使之更加合理。
“把擴張政策盡快引導到國內作結構調整,為民營資本提供好的平臺,使得更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泡沫化的壓力。”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