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人氣火暴,經(jīng)濟增長強勁的2007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表現(xiàn)同樣搶眼。在春秋兩個拍賣旺季里,書畫和瓷器兩個重要品種的最高成交價位先后被突破,被推升至8000萬元附近的新高。多年前國人不敢想象的億元大關,似乎已經(jīng)不再遙遠。
|
在西泠印社2007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作品《草書詩卷》以1691萬元的成交價,成為2007年國內拍賣成交價最高的書法作品。本報記者
劉華 攝 | 8000萬元,中國拍賣躍上新高度
書畫和瓷器是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重要的兩大支柱。2007年這兩個傳統(tǒng)大項雙雙創(chuàng)出新紀錄,將之前的水平提升了好幾千萬元。這在中國文物拍賣15年的歷史中是不多見的。 2007年8月20日,高僅14厘米的“御制琺瑯彩庭園人物圖題詩燈籠尊”在中貿圣佳春拍會上,以8400萬元人民幣(含傭金)成功易手。這一價格不僅將中國瓷器在國內的拍賣紀錄提升了3000萬元,同時也是15年來首次使國內拍賣紀錄躋身中國瓷器全球拍賣紀錄排行榜前五名(列第四名)。 11月6日,國寶級珍品明代仇英畫作《赤壁圖》亮相中國嘉德2007秋拍會。該拍品從4000萬元人民幣起價,經(jīng)過數(shù)十輪的反復爭奪,最終以7952萬元人民幣成交。中國書畫拍賣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 如果從全球市場看,《赤壁圖》和“御制琺瑯彩庭園人物圖題詩燈籠尊”這兩項紀錄還具有一層特殊意義,它們意味著中國瓷器和書畫首次超過1000萬美元。而翻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歷史,12年前,國人們正為拍賣紀錄首次沖上千萬元人民幣大關而興奮不已。 1995年春天,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明永樂青花綬帶葫蘆瓶以1331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當時國內中國瓷器拍賣紀錄。同年十月,北宋張先的《十詠圖》在京以1980萬元高價拍出,刷新了中國書畫拍賣的國內紀錄。 此后,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經(jīng)歷了爆炸式增長,12年里市場交易總量至少翻了15倍,中國文物藝術品與西方藝術品的整體市場差距正在縮短。 8000萬元,既是對中國拍賣市場強勁發(fā)展的最新注腳,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內地對全球中國文物藝術品日益崛起的市場話語權,同時也吹響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沖擊億元大關的號角。
拍賣市場發(fā)展勢頭仍強勁
2006年以來,業(yè)界出現(xiàn)了諸多關于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即將下滑的擔憂,但從目前能掌握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2007年拍賣市場發(fā)展勢頭依然強勁。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fā)展中心評估委員會副主任趙榆對比了歷年市場前八大拍賣公司總成交額情況。他說,根據(jù)初步計算,2007年拍賣市場前八大公司成交總額超過60個億,不僅大大超過前年,而且是1992年拍賣市場恢復以來的最高年份。 15年來,中國拍賣市場經(jīng)歷了兩個高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代表事件是1995年翰海公司單場拍賣總成交額突破一個億,以及《十詠圖》《麗人行》等拍品千萬元級的成交。另一次是2002年至今,以《珍禽寫生圖》等高價成交為代表,拍賣市場總成交額連續(xù)大幅攀升。 2005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八大拍賣公司的總成交額達到56億元,然而在秋季開始下滑,2006年八大公司的總成交額也就在30個億。一時間,拍賣市場拐點說、股市抽血說等觀點層出不窮。 縱觀2007年拍賣市場,我們能強烈感覺到民間需求的旺盛之勢。6月份亮相的吳冠中《交河故城》以4070萬元刷新了中國內地油畫作品成交價的最高紀錄;華辰秋拍舉行的首個西方藝術品拍賣專場中,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雷諾阿的《樹林中的少女》,以1120萬元人民幣拍賣成交,創(chuàng)造了西方藝術品在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的最高成交紀錄。 趙榆認為,盡管拍賣紀錄不斷被改寫,但目前還處于前一個高峰后的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拍賣市場新的高峰到來的條件還不成熟。這主要表現(xiàn)在大量中檔藏品還沒有出現(xiàn)大幅拉升的趨勢,各個公司的貨源依然緊張,供需兩旺的局面還沒有出現(xiàn)。 “精品固然能賣出高價,但藏家普遍惜售。1992年市場恢復以來上拍過的好東西至今很少重新露面。《赤壁圖》的天津賣家也是觀察了好幾年才拿出來上拍的,這種精品可遇不可求。”趙榆說。
破億元大關需等精品現(xiàn)身
藝術品拍賣市場受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精品供給量兩個因素影響,在經(jīng)濟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收藏市場整體上行是必然的,但價位的突破關鍵要看是否有精品出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拍賣市場沖上億元大關是必然趨勢,但具體要看真正重量級的藏品何時出現(xiàn)。 目前來看,15年來曾經(jīng)亮相過的拍品中,包括《十詠圖》、《研山銘》,清宮粉彩六角套瓶在內,很多藏品的市場價位都肯定已超過億元,但其中大部分已經(jīng)進入了博物館,不可能再上市流通。 專家指出,文物藝術品拍賣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稀少,隨著拍賣市場的發(fā)展,面世的精品也越來越少,可謂是拍一件少一件。 例如,中國古代書畫中的珍品基本被《石渠寶笈》囊括,其中著錄過的珍貴書畫極少流落于皇宮以外,主要是末代皇帝溥儀從故宮偷出的1200多件。而這1000多件已被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收藏了400多件,其余因為在世間流散,保存下來的也不會太多。據(jù)統(tǒng)計,15年來,各拍賣公司征集拍賣過的已有近100件,因此可謂少之又少。 瓷器方面,目前最受市場歡迎的是明清兩朝的官窯瓷器,特別是琺瑯彩瓷器更為走俏,目前全球拍賣市場中國瓷器的最高成交價前五名中有三件屬于琺瑯彩,被稱之為“世界最昂貴的奢侈品”。據(jù)資料統(tǒng)計,清朝宮廷發(fā)明的琺瑯彩瓷器僅生產400件左右,皆為皇家御用,民間很少見到。現(xiàn)存資料顯示,臺北故宮博物院約300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幾家大博物館約40件,而民間流通的只有約50件。 那么,中國拍賣市場何時能沖擊億元大關呢?趙榆認為,還需積攢實力,等待第三次市場高峰的到來。目前中國正處于前一個熱潮之后的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藝術品在新藏家手上還會存放一段時間。預計兩三年后,隨著藏家開始調整藏品結構,新一輪市場高潮就將出現(xiàn),屆時精品現(xiàn)身的機會比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