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科技不能高坐‘廟堂’之上,應該密切關注民生,發(fā)展‘民生科技’。”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周旭詮釋了一個“民生科技”的概念,并呼吁政府和科研人員轉變觀念,把更多目光投向民生需求。 周旭說,當前,科研機構存在一些認識誤區(qū):一提到科研工作,就想到復雜數(shù)據(jù)、實驗模型和學術論文,就會想到基礎性的理論研究。如此一來,老百姓的日常科技需求卻被忽視了。 “讓一個大學教授研究馬桶設計,他肯定不樂意,別人也會覺得很奇怪。”周旭說,而同時,隨著生產(chǎn)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科技的需求越來越大。 “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些實用的小技術、小發(fā)明。”周旭說,這些發(fā)明技術含量并不高,不少科研人員不愿意搞,老百姓卻最需要,“供在‘廟堂’之上的科研工作,不能滿足老百姓的民生需要。” 對“民生科技”被忽視的原因,周旭認為,一方面由于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存在認識誤區(qū);另一方面,政府科研激勵機制也存在不足。“重大課題項目更容易獲得政府資助和獎勵,而‘民生科技’卻很難獲得這種激勵。” 為此,周旭建議政府用好“指揮棒”,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勵機制,讓科技更多地走向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