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央行12日意外宣布下調基準利率。這是本月以來第三家采取降息措施的主要央行,使全球范圍內的貨幣寬松競賽再度升溫。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通縮風險升溫的背景下,預計寬松陣營在未來還將進一步壯大。 本月早些時候,韓國財政部長崔炅煥表示,對韓國經濟的通縮風險感到擔憂,并引用了生產、消費、投資和出口等數據疲弱的力證。崔炅煥承諾將出臺措施刺激支出,許多分析師認為這表明韓國政府為央行降息開了綠燈。 自去年底至今,由于經濟增速放緩和通縮風險加劇,全球多家經濟體央行相繼開啟貨幣寬松模式,目前已有瑞士、加拿大、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中國等逾10家央行采取了降息和寬松的貨幣政策。 分析普遍認為,近期全球央行紛紛放寬貨幣政策,受到了多個共同因素的影響。一個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動能不足,增長前景趨弱。另一方面,多國通縮風險上升,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進一步加劇全球通脹預期走低。目前包括歐洲、日本在內的許多經濟體都面臨嚴峻的通縮威脅。 此外,寬松政策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其溢出效應也促使其他國家跟進實施寬松政策。此輪全球寬松潮開始以來,各國貨幣已開啟了競爭性貶值進程。尤其是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漸濃的同時,美元走強推動資本回流,新興經濟體已普遍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的壓力。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11日表示,在美聯儲未來可能回歸常規(guī)性貨幣政策的同時,日本、歐洲等地區(qū)的央行則開始或繼續(xù)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可能造成更多波動,也會對大量借入美元貸款的國家或企業(yè)造成匯率沖擊。拉加德警告,這種貨幣政策上的分歧可能會在未來對全球經濟構成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