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與限購的新較量、新能源汽車目標恐成泡影以及汽車智能化加速等,正成為一些車迷朋友們在蓋世汽車等網(wǎng)絡媒體上在線交流的熱門話題,由此得出的一些傾向性看法,被行家們歸納為2014年我國車市的“三大猜想”。
猜想之一:限制與增長的矛盾將交替上升
2013年車市增速終于重回兩位數(shù),銷量以接近2200萬輛的成績收官,增幅達13.87%。在此之前,2011年汽車銷量為1850.51萬輛,增長僅有2.5%,而2012年汽車銷量略有增長,為1930.64萬輛,增幅為4.33%。
2013年高于預期的表現(xiàn)讓業(yè)界對2014年車市的信心更足,與此同時,車市限制與增長的矛盾也隨之升級。這使得2014年的汽車市場充滿變數(shù)。
多地遭遇的霧霾天氣讓各級政府都倍感壓力,而汽車作為pm2.5的主要貢獻者之一,也因此面臨受限局面。毫無疑問,各地有關汽車行業(yè)的節(jié)能與環(huán)保法規(guī)將加速出臺,同時遭受堵車之苦的城市也將考慮對汽車限購或限行。
目前,國內實施汽車限購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與貴州5個。除上海拍牌實施多年外,其余幾個城市都是從2010年開始實施汽車限購,頻率基本是一年一個城市。而對于2014年,車迷們預測限購城市將新增3個以上。有專家還表示,目前,深圳、杭州、成都、石家莊、青島、武漢等城市均存在實施汽車限購的可能。據(jù)此車迷們認為,限制與增長將成為了2014年車市最為尖銳的矛盾。
今年車市若達到2400萬輛的銷量規(guī)模,意味著增長接近10%。一邊是難以抑制的剛需,另一邊是環(huán)境與資源的難以承受之重,剛邁入汽車社會的中國,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這對撇不開的主要矛盾將交替上升。
猜想之二:新能源汽車量化指標將再成泡影
201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萬輛,同比增長了37.9%,其中純電動銷量為1460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銷量為3038輛。這些數(shù)據(jù)距離我國制訂的“2015年累計產(chǎn)銷50萬輛”的目標甚遠。
目前,中央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主要體現(xiàn)在購買環(huán)節(jié)的補貼上。依據(jù)電力驅動續(xù)航里程數(shù),每輛車的補貼額度在3萬元-6萬元不等,約為當前電動汽車銷售價格的10%~30%。加上地方政府的補貼,這一數(shù)字可能會更高些。但從2012年就開始實施的這些補貼政策,實際上并未真正撬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這與電動汽車產(chǎn)品自身技術不夠成熟,選擇性不夠豐富直接相關。也與政府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上缺乏更加有力的鼓勵和支持措施密切相關。
以電動汽車發(fā)展較快的挪威為例,挪威政府除了給予電動汽車較大力度的購置補貼之外,還出臺了電動汽車可以免費停車、免費充電、占用公交車車道、無需交納各種過路費等優(yōu)待政策,這大大吸引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購買興趣。
而隨著我國第四階段汽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實施,汽車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壓力陡增。面對新能源遲遲不能突破的局面,更多的車企會選擇提升傳統(tǒng)汽車燃油經(jīng)濟性的途徑,來以達到2015年平均油耗6.9L/100Km及2020年5.0L/100Km的目標。預計發(fā)動機起停系統(tǒng)、渦輪增壓、直噴等傳統(tǒng)內燃機的新技術應用速度將會加快。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量化指標或將再成泡影。
猜想之三:汽車智能化技術應用加速
種種跡象顯示,汽車自動駕駛已為成2013年汽車業(yè)和IT界的熱門話題之一。日產(chǎn)、奔馳和沃爾沃等均提出在2020年推出可投入使用的自動駕駛車型,美國特斯拉更宣稱只需3年便可讓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而傳統(tǒng)IT大佬如蘋果和谷歌等也紛紛宣布將介入汽車智能化領域。多家車企和IT巨頭的實際行動讓人們相信,汽車未來將會變得越來越智能。
如果將自動駕駛視為汽車智能化的最終階段,那么目前各個車企推出的自動化功能,比如自動剎車、自動轉向、自動停車和自適應巡航等則可看做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和雛形。實現(xiàn)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基礎設施的對話,對信息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IT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也正極大地推動著汽車智能化加速。
事實表明,實時導航、語音控制和遙控啟動等智能化技術在現(xiàn)實當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多。從去年上市的新車來看,這些自動化功能已成車企大力推介的最新賣點。而在網(wǎng)絡媒體的在線調查中,車迷們認為這一趨勢在2014年仍將延續(xù),而且隨著80、90后成為購車主力軍,他們對智能化技術和智能車型將更為青睞,這必將加速汽車智能化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