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財政部、銀監(jiān)會等相關監(jiān)管機構都有意捋清地方政府的債務現(xiàn)狀,并且希望用市場化方式規(guī)范地方融資沖動。由此,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體系亦提上日程。在社科院日前舉辦的地方政府信用評級研討會上,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劉煜輝估計,目前地方債務“黑洞”已經突破20萬億元。業(yè)內人士表示,建立市場化風險評估機制推進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體系是當務之急。
在劉煜輝看來,地方政府債務已經處于失控狀態(tài)。一方面,債務“黑洞”越滾越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手里也沒有一個明白賬。“2012年以后,由于重新把‘穩(wěn)增長’提到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信用擴張重新進入新一輪杠桿加速上升的過程。而且,2012年中國整體債務率上升了16個點。”由此,劉煜輝判斷,地方政府債務規(guī)模比2010年底的水平顯著上升。雖然短期看,地方債務風險可控,但從長期看,還是存在隱憂。
解決地方政府亂發(fā)債的根本出路在于,地方政府舉債約束機制的建立,以及進行預算改革。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表示,地方政府若要獲得發(fā)債權利,并且權利要受到社會力量的約束,必須建立相應的體制。從而改變地方融資平臺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格局,通過市場化手段進行對地方政府舉債的監(jiān)督約束。
記者從多方了解到,財政部、銀監(jiān)會、發(fā)改委在內的多個監(jiān)管機構均在研究探討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
一位接近財政部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財政部希望迅速推進信用風險評估管理體系建設。初步設想是,先在六省市地方自行發(fā)債試點進行評級,未來再向全國鋪開。“以后地方政府再發(fā)債,必須引入信用評級公司評級”。
上述人士表示,“風險評估管理體系包括,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債務負擔、未來負債空間到底有多大等硬性指標,并且有實時更新數(shù)據的機制,從而制定差異化標準對地方政府債進行約束。”
“如果沒有監(jiān)管機構的支持與推動,很難拿到真實數(shù)據,做到準確評級。”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金海年告訴記者。目前包括大公國際在內的多家評級機構已經將地方政府信用評級納入研究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