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搶食千億電視市場
|
“眾籌模式”對傳統電視廠商形成威脅
|
|
2013-07-24 作者:記者 侯云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瞄準了前景巨大的電視機市場,正在通過推出互聯網電視機頂盒和智能電視來搶食這個千億級的大市場。7月23日,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發(fā)布阿里智能TV操作系統,并聯手華數傳媒推出搭載該系統的第一代智能電視機頂盒產品。據介紹,該產品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而阿里巴巴近期還將與創(chuàng)維、長虹、海爾等傳統電視廠商合作,推出搭載阿里智能TV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 隨著互聯網產業(yè)的不斷壯大,以及三網融合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規(guī)模高達千億的電視市場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早在阿里巴巴攜手華數傳媒正式推出阿里云盒前,已有不少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基于互聯網的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產品。通過這些產品,用戶除了觀看電視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享受到包括視頻點播、游戲、電視購物等多種增值服務。 2012年下半年開始,聯想陸續(xù)推出多款基于安卓系統的智能電視;3月19日,樂視發(fā)布新一代互聯網機頂盒C1S;同一天,小米發(fā)布高清互聯網機頂盒產品“小米盒子”;5月7日,樂視宣布聯合多家供應商和制造商推出兩款智能電視產品“超級電視”;5月9日,PPTV推出智能機頂盒產品“PPBox”。此外,多家互聯網公司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推出各自的互聯網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產品。例如,小米的“小米電視”就已被曝光。 業(yè)內人士解釋,之所以互聯網公司瞄準電視市場,并紛紛推出相關產品,主要是國內電視市場規(guī)模龐大得讓人無法忽視。第三方機構中怡康預測,2013年電視整體銷售量將突破4300萬臺,銷售額有望達到1500億元,將比2012年全年的電視銷售額增長5%到10%。其中,智能電視的銷售量將突破2600萬臺,比2012年增長1倍多。除此之外,多家第三方數據還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電視機數量約為5.3億臺,如此巨大的存量,將給互聯網機頂盒等產品提供誘人的發(fā)展空間。 除了銷售硬件,基于互聯網的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產品,還能為用戶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這將為互聯網公司帶來更多增值收益。以小米和樂視推出的機頂盒產品為例,除了觀看電視,用戶還可以享受視頻點播、在線購物、游戲等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小米和樂視等互聯網公司可以構建“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tài)系統,通過付費點播、流量變現、收入分成、平臺收入等方式,實現多種營收。 傳統電視廠商也已經看到了互聯網電視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以及巨大的盈利前景。此前,包括海信、創(chuàng)維等國內電視廠商,也紛紛推出了相應的互聯網電視產品。不過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產品多采用眾籌模式,除了可以精準地控制供應鏈,還避免了傳統電視廠商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巨大成本,較傳統電視廠商更具競爭優(yōu)勢。 所謂“眾籌模式”來源于英語“crowdfunding”一詞,意為大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用戶募集項目資金,然后進行生產,最后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用戶的模式。目前,上述互聯網公司在推出互聯網電視產品時,幾乎都采用了此模式。樂視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樂視銷售的超級電視,首先向用戶籌措資金,即展開預售;接著根據用戶預訂情況,向供應商采購零部件,然后提供給生產商;生產商根據樂視的設計進行生產,最后根據訂貨用戶信息,通過物流公司直接將產品發(fā)送給用戶。這一過程首先保證了生產產品的資金來源,又減少了供應鏈損耗,而且無需建立生產線,同時保證了精準銷售,使得互聯網廠商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實現快速生產和銷售,并取得較高利潤。 對此,業(yè)內人士認為,眾籌模式將對傳統電視廠商造成巨大沖擊。目前,傳統電視廠商在生產前期仍需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生產線,銷售時同樣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構建銷售渠道。這樣做除了增加成本,還無法做到精準銷售,會出現大量的產品庫存,進一步降低產品利潤。與傳統電視廠商的“一錘子買賣”模式,即和消費者只建立“一次性關系”相比,互聯網電視產品可以和消費者發(fā)生持續(xù)性關系,只要增值內容受歡迎,就可以幫助互聯網公司持續(xù)盈利。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