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M2超過百萬億元,表面上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相對過剩,但從經濟總量相對來講,大量的錢停留在銀行體系,這是經濟體系很不合理的地方。當前,存在著流動性相對過剩和對實體經濟相對約束的矛盾。一方面流動性相對過剩,另一方面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應不足。 在經濟增長弱反彈、通脹溫和的背景下,國內政策始終保持著“寬財政、穩(wěn)貨幣”的基調未變,但財政政策在支持短期復蘇與弱化“國進民退”的結構性矛盾之間,貨幣政策也在扶持總需求與避免刺激房地產等領域的泡沫之間尋求平衡。 有分析認為,企業(yè)部門的杠桿率過高表現為制造業(yè)產能過剩。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2008年以來由于政府刺激導致經濟整體杠桿率的進一步提升,從GDP的200%上升到270%,其中企業(yè)部門負債/GDP接近120%。” “產能過剩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中面臨的一大難題。”里昂證券內地及香港策略研究部主管張耀昌認為,“中國目前的產能過剩大概是歷史最高水平的4倍,河北鋼鐵行業(yè)的產能比整個歐洲還多,中國人均水泥消費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現在太陽能行業(yè)的產能也足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 基于此,銀行壓縮產能過剩行業(yè)的信貸投放,并且對于負債累累的企業(yè),投放資金也相當謹慎,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投資增速,中國長期依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顯然已不可持續(xù)。 不過,隨著國家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加強和銀行對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公司信貸投放的從緊,一些地方通過各種方式變相舉債融資,比如信托貸款、融資租賃、售后回租和發(fā)行理財產品等等,這些融資方式隱蔽性強,且籌資成本普遍高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向追逐利潤,進一步背離實體經濟。 “2009年以后,中國的信用體系開始膨脹。隨著利率市場化,大量的貨幣在銀行體系內空轉,投到實業(yè)不變成固定資產投資,反而變成銷售額的增加,之后再回流到銀行體系。銀行通過信用擴張、杠桿去追求更高的回報。金融機構都在玩錢生錢的游戲,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愈發(fā)削弱。”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 目前,金融體系的整體負債占GDP的比重是90%左右,銀行同業(yè)業(yè)務得到了非常大的發(fā)展,但買入返售業(yè)務在一定程度上把信貸業(yè)務變成資金業(yè)務,把用于同業(yè)拆借的資金變成影子資產鎖死,這也讓充裕的流動性資金愈發(fā)停留在銀行體系內,拖住了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后腿”。并且,銀證、銀信、銀保合作如火如荼,由此,銀行體系的影子資產風險也在擴大。 潘向東進一步分析稱,“未來主動去杠桿的過程將通過縮小分母的方式阻止全社會資本利潤率的下降。只有先經歷這樣一個去杠桿的過程,才能夠真正消化過去的風險。而若要迎來新一輪利潤增長帶動下的新一輪資本擴張,還是需要通過改革激發(fā)新的增長點和盈利模式。” 央行研究局研究員鄒平座說:“中國目前要走出目前的危機,解決流動性問題,就必須啟動資本市場,啟動資本市場才能迅速解決信用不足的問題,推動信用化、證券化。資本市場是流動的血液,能夠把高端的生產力要素迅速傳導到實體經濟,推動企業(yè)的并購重組,緩解實體經濟資金、技術、人才的瓶頸。” 另外,在金融市場的信用體系方面,鄒平座建議,“可以嘗試對土地等資產的使用權進行明晰化和信用化,通過證券化和契約化的形式,形成一種合理的信用結構。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考慮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將土地信用化,讓農民能夠拿土地去融資了,抵押貸款。以改變征信結構讓小企業(yè)可以進行融資,形成現金流,要讓收益權作為信用基礎,最終推動中國的產權制度的改革。不過,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