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91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精品久久久

        消息稱鐵路改革重歸網(wǎng)運分離 高負債成推動力
        2012-05-12   作者:  來源:中國經(jīng)營報
         

            被討論多年的鐵路系統(tǒng)改革終于進入破冰階段。
          近日,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向《中國經(jīng)營報》記者透露,“在鐵路系統(tǒng)改革的方向問題上,國家已初定意向,國家有意將鐵路建設和經(jīng)營分開,即鋪設鐵路仍由鐵道部來負責,而鐵路運營、車站建設以及機車部分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以提升現(xiàn)有鐵路系統(tǒng)的運營效率。”
          目前,這一改革方向已傳達到鐵路系統(tǒng)的地方路局,由地方路局探索具體的改革路徑及可行的方案,而上述律師受地方路局邀請為其提供方案。律師的介入,暗示鐵路改革已經(jīng)開始進入落地階段。
          來自鐵路系統(tǒng)的消息人士則告訴記者,“關于鐵路改革的方案雖已進入高層討論階段,但到真正落地實施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地方路局的探索某種意義上是在為改革方案的細化做更詳細的論證。”
          探索也好,論證也好,千呼萬喚的鐵路系統(tǒng)改革總算有了實質(zhì)性的進展。

          融資渠道不做任何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鐵路改革的呼聲雖然由來已久,但支持者大部分為鐵路系統(tǒng)外部人士,這也導致多年來的鐵路改革大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近兩年來,隨著鐵道部負債率的上升以及中央政府投入的減少,進行改革以方便社會融資逐漸成為了一種內(nèi)生式力量。
          正是這一力量,讓長期封閉的“鐵老大”向外界敞開了一個缺口。
          根據(jù)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鐵道部總負債為24298億元,負債率升至60.62%。然而,僅僅9個月以前,鐵道部總經(jīng)濟師余邦利回答媒體提問時還表示,“到2010年底,鐵路的資產(chǎn)負債率應該在57%,資金是有保障的。”
          事實上,鐵道部資金緊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央政府投入在減少,2011年鐵道部的建設資金已經(jīng)從2010年的7000億元下降到4690億元,今年將進一步下降為4060億元。
          與中央政府投入一同減少的,是來自商業(yè)銀行的貸款。多家商業(yè)銀行信貸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銀行已經(jīng)決定不再給鐵路發(fā)放信用貸款,抵押貸款也要謹慎。”
          加上票據(jù)融資的不理想,鐵道部債務性融資的投融資模式正走入瓶頸,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下稱中鐵投)開始走向前臺。
          今年以來,中鐵投動作頻頻,陸續(xù)持有了鐵道部轉(zhuǎn)交的多條主要快速鐵路線的股權,包括廣深港、滬昆鐵路等。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鐵道部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借助股權融資的模式向社會募集資本,以此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過去中鐵股曾有過以京滬高鐵4.537%股權掛牌融資60億元的實例,未來不排除中鐵投以廣深港等線路的股權進行融資。”
          中鐵投公司的簡介顯示,“融資工作是中鐵股的核心業(yè)務之一,為更好地實施《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推出鐵路跨越式發(fā)展,鐵道部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按照‘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市場運作’的原則,努力構建多元化投資主體,建立市場化融資機制,拓寬籌融資渠道,積極吸引地方政府、企業(yè)以及民間、境外等資金參與鐵路建設。”
          這意味著,中鐵投的融資渠道甚至沒有做任何限制,包括地方政府、企業(yè)以及民間、境外資本均可以參與。
          然而,即使如此,中鐵投卻難以獨自承擔鐵道部數(shù)千億元的資金缺口。中鐵投官方網(wǎng)站顯示,中鐵投注冊資本金1086億元,其以鐵路線股權向社會融資,由于一條鐵路線資產(chǎn)投資高達數(shù)千億元,百分之幾的股權就是數(shù)十億元的規(guī)模,小規(guī)模的社會資本很難介入。
          與此同時,有實力的社會資本,在鐵道部長期封閉、自成系統(tǒng)的核算體系之下,往往也望而卻步。
          據(jù)接近鐵路系統(tǒng)高層的內(nèi)部人士劉凱(化名)向記者透露,“數(shù)年前,某保險基金曾經(jīng)要求給機會進入鐵路系統(tǒng),然而到了雙方第三輪、第四輪談判的時候,該保險基金已經(jīng)決定只做象征性投入。”
          的確,一個典型例證是,2006年,國家開始允許保險資金、養(yǎng)老基金、社保基金投資鐵路,可是在全長約1318公里,擬投資2209.4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建設中,社保基金的出資卻只有100億元。
          劉凱為鐵道部引見的另外一家美國基金,在與鐵道部高層溝通之后則直接表示,“鐵路系統(tǒng)的核算不嚴格、不科學、不標準,根本沒辦法算賬。”
          劉凱甚至引述鐵道部總經(jīng)濟師余邦利幾年前的感嘆,“鐵道部每年近萬億元資本投下去,這是多少錢呵,但由于缺少市場化的投資主體,境外資本根本無法進入。”
          事實上,這個市場化的投資主體,是沒有決策權的少數(shù)股東能夠獲得投資收益的有力保證。如果投資主體不能真正市場化,少數(shù)股東的投資收益就難于保證,這也正是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體系的最大隱憂。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在制度上做深入改革,因為外界的不了解和不信任,鐵路少數(shù)股權的項目融資,在對外談判上還會步履維艱。與此同時,鐵道部在吸引外部投資時,能否讓出控制權或決策權也正成為一個焦點問題。
          對于社會資本來說,如果沒有決策權,投出的錢就相當于給決策者把玩;而讓出決策權,在鐵道系統(tǒng)則屬于傷筋動骨的事情。
          顯然,在民資或者稱社會資本進入的方式上,鐵道部面臨兩個亟須解決的問題:第一:如何建立透明化、市場化的制度取信社會資本;第二,確定哪些領域可以放棄決策權、控制權,以吸引社會資本,以將主要資金聚焦于關鍵領域。
          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直接關系到鐵道部的體制改革,同時也直指自身改革的方向——民營資本進入的領域。

          運營采用市場定價模式

          按照中央確定的改革意向,將鐵路建設和經(jīng)營分開,即鋪設鐵路仍由鐵道部來負責,而鐵路運營、車站建設以及機車部分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以提升現(xiàn)有鐵路系統(tǒng)的運營效率。
          中銀律師事務所張錚律師對此表示,“民營資本進來,運營會采用市場定價的模式,資源配置會更為合理,民營資本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運營會更為有效率。”
          但是,即使是鐵路運營、車站建設及機車部分的向民資開放,也依然潛存著諸多的問題和障礙。
          事實上,這種障礙,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凸顯了出來。2005年7月,鐵道部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jīng)濟參與鐵路建設經(jīng)營的實施意見》,鐵路建設、客貨運輸、運輸裝備制造與多元化經(jīng)營四大領域向非公資本全面開放,同時制定了七條具體的扶持措施。
          巧合的是,2004年,成立于1994年的中鐵建設開發(fā)中心正式更名為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簡稱中鐵投),并將主要業(yè)務鎖定在承擔鐵路項目股權融資。此后,“新36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干線、鐵路支線、鐵路輪渡以及站場設施的建設,允許民間資本參股建設煤運通道、客運專線、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探索建立鐵路產(chǎn)業(yè)投資基金,積極支持鐵路企業(yè)加快股改上市,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只有那些滿足自身的鐵路運輸需求而自行投資建設的鐵路,以及因為“有關系”而承包到一些支線的公司獲得了不錯的盈利之外,其他項目的盈利能力仍有待觀察。
          劉凱告訴記者,“鐵路運營,核算是一個大的問題,因為直接關系到能否贏利。在當前的鐵路管理體制下,運營被分割成很多條塊,比如機車段負責車頭,客運段負責車上的服務,電務段只負責用電問題,車輛段只管車輛的維護,車站又只管站內(nèi)的事情,他們既獨立核算,又以路局為單位進行核算,在核算體系上就不清楚。”
          “舉例來說,火車頭這一塊的利潤,往往跟部里所發(fā)放的油資的標準有關,發(fā)的多,節(jié)省下來的就多,利潤也就多。”
          在劉凱看來,即使鐵路向民資放開運營,有些環(huán)節(jié)也是不能開放的,比如車務、供電、車輛,以及調(diào)度等。
          “事實上,國外鐵路私營化過程中是出現(xiàn)過很多問題,以當年英國為例,私營化導致經(jīng)營者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不斷削減檢修成本,將需要進行定檢,比如大中檢改成小檢,小檢則能省則省。”劉凱說。
          曾經(jīng)參與審計鐵道部的李華(化名)則告訴記者,“鐵路運營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責任,比如農(nóng)用物資的運輸,比如救災物資的運輸?shù)龋瑖叶家?guī)定有較低的價格,社會資本進入后,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需要妥善安排。”
          與此同時,鐵路運輸還涉及軍用物資,與國家安全相關,如何在民營化過程中協(xié)調(diào)處理好這方面的責任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
          對于網(wǎng)運分離的探討,劉凱認為,“除非是一張封閉式的網(wǎng),可以分出某一部分的運營,對于目前全國一張網(wǎng)來說,網(wǎng)運分離是一個艱巨的挑戰(zhàn)。”
          不僅如此,劉凱向記者透露,“在中國大規(guī)模發(fā)展高鐵的背后,有一個問題一直被隱藏了下來,這就是如何防止鐵路沿線農(nóng)民穿越的問題。這個問題能否解決,直接關系到高鐵民營化的問題。”
          “實際情況是,高鐵穿越農(nóng)村,往往將農(nóng)民的住宅和農(nóng)地分了開來,農(nóng)民住在一邊,而農(nóng)地在另一邊,鐵路不可能隨處開鑿涵洞,只能幾公里一個,但這對農(nóng)民來說,他們不可能愿意繞行幾公里去農(nóng)地。”劉凱說。
          “在普通列車時代,火車的制動距離為800~1200米,農(nóng)民穿行鐵軌還可以目測反應,不會出現(xiàn)太多的事故,但對于高鐵來說,制動距離卻長達3000米,這樣的距離,不僅僅是人無法反應,就是鳥都反應不過來,這也就是動車組沿線有鳥死亡的原因。”他認為。
          “對于這一問題,在劉志軍時代,對于幾萬公里的線路,采取了人盯人的策略,出動大批鐵路公安組成護衛(wèi)隊進行護路,耗費了大量成本,所幸沒出什么大問題,然而這個遺留問題將一直成為高速鐵路的一顆定時炸彈。”劉凱表示。
          劉凱認為,對于社會資本來說,投資高速鐵路的運營是一個風險極大的事情,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路網(wǎng)結(jié)構上,抑或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多問題。
          除了鐵路運營之外,在車站建設方面,民資的進入也依然面臨重重障礙。
          張錚律師告訴記者,“民資進入的本意是提升鐵路資產(chǎn)的運營效率,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采取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方式,民資就要取得決策權,然而,這往往意味著,原來負有行政職務的當權者就要讓權。”
          “舉例來說,以一個省級火車站的站長為例,他的職務可能是一個司局級,火車站民營化后,這個站長的職務如何處理,由于行政職務往往是不能用錢能彌補的,這就是一個問題。”
          “所以,鐵路系統(tǒng)向社會資本開放,產(chǎn)權關系的理順是表層,更重要的是產(chǎn)權關系背后人員的安置問題,這里面隱含著不容忽視的利益沖突問題,是阻礙鐵路改革的一個重大問題。”張錚表示。
          事實上,這種利益分配問題在盛光祖時代依然突出,“由于鐵路系統(tǒng)近親繁殖嚴重,路局關系復雜,盛光祖上任以來的分權改革至今沒有有效實施。”知情人士表示。
          劉凱則告訴記者,“在鐵路改革上,目前只有兩塊可以民營化的內(nèi)容,一是支線承包,二是貨場的運營。但這也需要設計科學的評價體系,目前絕大多數(shù)支線承包賺到了錢,但哪些線路能夠承包,如何承包,承包的成本是多少需要科學的評價,否則容易淪為權錢交易的工具。”

          政企分開仍是關鍵

          記者采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對鐵路改革,來自鐵路系統(tǒng)的內(nèi)部人士或接近鐵路運營的人士多表示出顧慮和擔憂,認為困難重重,而鐵路系統(tǒng)外部的人士則堅持認為改革是必須的,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來自鐵道部某路局的一個負責人則對記者坦承,“仔細分析下來,無論是對改革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的憂慮也好,還是對改革方法的積極探索也好,都展示了一個問題的兩個方法,即政企分開的問題,改革之艱,在于政企不分的嚴重性,而改革所采用的路徑和方法,則直接關系政企改革的魄力和深度。”
          的確,對于社會資本進入的難題,無論核算體系的明晰也好,還是評價體系的建立也好,根子也確實都在政企分開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資專家告訴記者,“鐵路系統(tǒng)的政企分開并不是沒有路徑可以選擇,鐵道部改革確實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眾利益,但國家電網(wǎng)、中移動、中石油這些中央企業(yè),幾乎每家都有涉及國家安全的事務,也都承擔有相應的社會責任,但最終都實現(xiàn)了政企分開。”
          “以國家電網(wǎng)為例,在政企分開的路徑上,行政部分歸給了工信部,而承擔社會責任的部分更多地留在了國家電網(wǎng)集團。而在重大工程的融資方面,如三峽工程的建設,則在國務院層面成立了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從每一度電中出資一分錢來籌資。鐵道部的政企分開某種意義上也可以遵循這一路徑。”
          “我的建議是,在鐵路運營方面,可以成立一個全資國有的集團公司,劃給國務院國資委監(jiān)管,國資委則可以拿出國資經(jīng)營預算中的部分資金為其注資,以解決其面臨的資金困境,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集團公司可以將其中一部分資產(chǎn)打包上市,通過上市再募集社會資金,而集團公司則可以保留事關國家及公眾利益的部分。這種做法在很多中央企業(yè)里都很普遍。”
          李華則告訴記者,“對于鐵道部來說,這是一個長期以來自成封閉的系統(tǒng),它有自己的公檢法,這意味著有著相對獨立的司法權,與此同時,其他政府部門對其干預極少,只有國家發(fā)改委交通運輸司下面有一個鐵道處,負責對重大項目的審核,實際上對鐵道部的制約并不是很大。”
          所以,在鐵路內(nèi)部利益難以平衡的情況下,鐵路改革的問題,更多地將來自國家高層的改革魄力。
          對于這一問題,盛光祖任期的工作重點將成為一個看點,種種跡象顯示,盛光祖就任鐵道部部長,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推動鐵道部的改革,有消息人士就表示,“盛光祖在任的兩年中,先不說實際效果,改革的行政成果肯定會出來。”
          針對記者采訪得到的消息,鐵道部表示其內(nèi)部并沒有得到比2011年底盛光祖在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所講的更多改革內(nèi)容,改革仍在討論階段。

          資料
          鐵道部三次大規(guī)模改革

          1986年“大包干”方針

          1986年,時任鐵道部部長的丁關根提出鐵路系統(tǒng)內(nèi)部“大包干”的方針,將原本收歸于鐵道部的財務、勞資、人事等權力直接下放到各地路局,試行鐵路行業(yè)的經(jīng)濟責任“大包干。”
          根據(jù)“大包干”方案,鐵路不再將全部運營收入上繳中央,而是以承包責任制的方式每年上繳5%的營業(yè)收入,其余全部收入歸鐵路系統(tǒng)。遺憾的是,1988年1月24日,由昆明開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車,運行至貴昆線區(qū)間時發(fā)生顛覆,88人死亡、202人受傷。由于之前鐵路已經(jīng)發(fā)生多起事件,丁關根在這次事故后引咎辭職,“大包干”一事也再無人提及。

          2000年“網(wǎng)運分離”

          2000年,時任鐵道部部長的傅志寰提出了“網(wǎng)運分離”的鐵路改革思路。“網(wǎng)運分離”是指成立國家鐵路路網(wǎng)公司和數(shù)家客運、貨運經(jīng)營公司,將國家鐵路路網(wǎng)基礎設施與鐵路客貨運輸運營分離開來,以市場化手段打破鐵道部“政企不分”的格局。

          2005年“鐵道部-鐵路局-站段”的三級管理體制

          2005年3月,中國鐵路最大的一次內(nèi)部改革啟動,全國41個鐵路分局全部被撤銷,鐵路從“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站段”的管理體制,直接進入“鐵道部-鐵路局-站段”的三級管理體制。
          然而這次改革,屬于內(nèi)部改革,還缺乏管理體制方面的根本性改革,遠沒有觸及鐵路改革的實質(zhì)——打破政企合一和部門壟斷。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鐵路改革也需要頂層設計 2012-03-26
        · 這次鐵路改革不能不痛不癢 2011-12-26
        · 鐵路改革,打破政企合一方向不能動搖 2011-12-26
        · 盛光祖談明年鐵路改革與建設:堅決打擊系統(tǒng)內(nèi)腐敗 2011-12-24
        · 鐵路改革之外不得不說的事 2011-09-2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zhuǎn)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nèi)容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 
        
      • <sup id="2www8"><delect id="2www8"></delect></sup>
      • <small id="2www8"></small>
        <tfoot id="2www8"><dd id="2www8"></dd></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