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CPI同比上漲3.6%,環(huán)比上漲0.4%。近日有媒體報道,奶粉、食用油、洗發(fā)水等日常消費品相繼漲價,一些產品的漲幅達到10%。 不少網民認為,日常消費品漲價直接關系到普通民眾的生活起居,切不可掉以輕心。也有網民認為,CPI的小幅反彈,表明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控物價”不能放松。
物價上漲壓力不容輕視
有觀點認為,3月CPI短期回升,幾乎全部是由蔬菜漲價引起的,4月CPI會回落,總體上物價漲幅也會呈現回落趨勢。 但有網民通過微博表示,從3月份的數據來看,雖然CPI數據是3.6%,但食品價格上漲了7.5%,關注食品價格的居民一般都是生活方面壓力較大的。3.6%的數字可能被理解為可以接受,但是一些低收入階層對食品價格上漲7.5%的承受度又有多高呢? 署名余豐慧的微博表示,3月份CPI數據與百姓的實際感受仍然有差距,實際感受的反彈幅度應該更大一些。這說明我國物價形勢不容樂觀,通脹的根本因素并沒有徹底消除,貨幣政策應對通脹不能有絲毫放松。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措施主要應該放在財稅政策上。
嚴查漲價的非市場因素
對于目前日常消費品的漲價,企業(yè)給出的理由一是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二是油價上漲導致物流成本增加。 有網民承認,目前的物價上漲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認為對通脹要保持警惕,但是對于一些產品價格的上漲要有容忍度。比如,應該允許農產品價格的合理上漲,以保障農民的利益。 但是,也有不少網民對于“成本上升推動漲價”的說法表示質疑。署名單士兵的博客文章表示,“原材料上漲”,這是很多物價漲價的“統(tǒng)一口號”,商家說起來理直氣壯,消費者聽得一臉無奈。問題是,在這些漲價現象的背后,到底還有多少“不健康的市場經濟因素”呢? 有網民表示,企業(yè)不能成本一上漲,就急忙順手轉嫁給消費者,而自己不受一點傷,不然,按照這個邏輯,吃虧的永遠都是消費者。企業(yè)應該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優(yōu)化管理、降低消耗等措施,提高競爭力,消化生產成本的上漲。 還有網民指出,漲價的原因還在于壟斷,一些生產日常消費品的大公司,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市場份額,其擅自提價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壟斷行為。 有網民建議,要翻一翻原料生產企業(yè)的賬本,看他們有沒有惡意擾亂市場的行為;要讓市場監(jiān)督部門查一查有沒有人將原料囤積居奇,以免不法商人擾亂市場;要與各公路收費站站長商量一下,能不能不收或少收過路費,以降低原料運輸的成本;要讓物價部門核實一下各方物價是否合理,以防商家惡意揩油。
保持物價穩(wěn)定還需政策發(fā)力
署名江德斌的評論指出,政府并非對通脹無從下手,所能采取的措施也很多。比如約談限制壟斷企業(yè)的漲價沖動,遏制基本資源性產品的非理性漲價,從而減輕下游企業(yè)的成本壓力。采取大規(guī)模減稅、縮減政府行政支出、壓縮政府投資項目、完善民生保障等舉措,幫助民眾抵御生活成本上漲壓力。同時,回籠過于泛濫的貨幣,開放壟斷行業(yè)限制鼓勵民企進入,從而緩解貨幣貶值壓力,提高社會生產力,用發(fā)展來戰(zhàn)勝通脹。 署名鄧海建的評論指出,理性而言,眼下的漲價既有資源能源產品價格改革的合理性,也有農產品價格關系歸位的正當性,但面對不斷抬升的生存成本,職能部門一方面應建立民生產品價格波動監(jiān)管機制,厘清漲價的合理性與“搭便車”行為,嚴懲“抱團漲價”等各色價格聯盟;另一方面應將常態(tài)性補助措施與民生產品價格異動掛起鉤來。 對于食用油的漲價,有網民認為,一是有必要對食用油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不能讓它們“想怎么漲就怎么漲”;二是我國需要盡快建立一套包括存貨、價格變動、進出口情況在內的完整的市場價格監(jiān)測體系,要將國儲的拋售真正與市場領域銜接,與資本市場、期貨市場直接掛鉤;三是采取富有彈性的農產品保護綜合措施,給予農戶優(yōu)惠政策,穩(wěn)定提高國產大豆產量,從而提高食用油的自給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