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危機“幫兇”氛圍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非審計業(yè)務或被拆分
繼評級機構遭遇調查之后,聲名赫赫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普華永道(PwC)、安永(Ernst
&
Young)、畢馬威(KPMG)也在歐洲和美國面臨調查和訴訟,甚至可能被強制拆分。
歐盟內部市場委員會正力促出臺嚴格的監(jiān)管規(guī)則,迫使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放棄非審計業(yè)務,并同小型審計機構分享業(yè)務。
根據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委員會的監(jiān)管草案,此次改革,旨在恢復財務報告公信力,將在11月公布,主要包括禁止非審計業(yè)務、“聯(lián)合審計”規(guī)定以及“強制性輪換”等主要內容。
分一杯羹
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委員會委員巴尼耶(Michel
Barnier)此番態(tài)度異常嚴肅強硬,內部市場委員會認為非審計工作是導致利益沖突的根源,因此在草案中提出,規(guī)模龐大的審計機構應被禁止對相關企業(yè)提供與法定審計職能無關的服務,例如咨詢、稅務等顧問服務,這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盈利大項可能遭到切割。
由于傳統(tǒng)的審計業(yè)務增長緩慢,大型會計師事務所一直在加強咨詢業(yè)務,并從中獲利頗豐。統(tǒng)計顯示,英國最大的幾所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總額約三分之二都是由非審計業(yè)務創(chuàng)造的。
“這對‘四大’的打擊將會非常大。”一位“四大”前高級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咨詢部門是四大業(yè)務中利潤增長點,如果拆分了咨詢部門,又加上所謂的“聯(lián)合審計”和“強制性輪換”政策,“四大”日子會難過得多。
新華社援引歐洲審計官員的估計稱,全球會計師事務所28%至30%收入源自法定審計,18%源自非審計業(yè)務。可想而知,若該草案獲得通過,勢將斬斷“四大”的一條重要“臂膀”,或將引致“四大”分拆。
同時,草案規(guī)定,資產負債規(guī)模超過10億歐元的公司,需要聘用兩家審計公司“聯(lián)合審計”,而其中一家必須是除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審計機構。“四大”將與小規(guī)模審計機構分擔業(yè)務。目前,“四大”在歐洲約占70%的審計市場份額。
此外,所謂“強制輪換”政策是指一家審計機構為一家大公司服務的時間不得超過9年,增加相互之間的流動性。內部市場委員會稱,這將大大增加企業(yè)獨立性和競爭。統(tǒng)計資料顯示,去年,四大事務所的客戶包括了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成份公司中的99家。
危機問責
巴尼耶曾指責會計師事務所在金融危機期間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行業(yè)角色應予質疑。這句話或許解釋了該草案的產生原因之一。
事實上,在上一次金融危機中,會計師事務所就站在了風暴的中心,安然和世通等公司的丑聞被揭露,安然倒臺。此后,美國出臺《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且重點放在力求確保審計師與客戶之間保持距離,禁止會計師事務所為其審計的客戶提供某些非審計服務。有分析稱,盡管該法案出臺后對會計師事務所監(jiān)管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漏洞讓會計師事務所可鉆。
歷史總有相似之處,在此次金融危機期間,會計師事務所也頻頻站上被告席,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安永因其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中扮演的角色遭到民事欺詐的指控。
美國破產法院法官指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嚴重過失是導致雷曼兄弟破產的重要原因之一。紐約總檢察長指責安永,“直接協(xié)助”雷曼兄弟粉飾資產負債表長達七年之久,安永則從雷曼兄弟那賺得總計超過1.5億美元的收入。
事實上,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幾乎四大的很多客戶都陷入困境,比如,美國國際集團(AIG)和高盛的審計機構就是普華永道,畢馬威則是花旗的審計機構,貝爾斯登和房利美的審計機構則是德勤。
丑聞纏身
本周,德勤被美國一家已破產的抵押貸款機構Taylor, Bean &
Whitaker(TBW)的破產托管人和TBW的大額投資者奧卡拉基金公司告上法庭。訴狀中指“德勤失察欺詐,因為它簡單地接受了管理層對高度可疑交易的解釋,那些解釋矛盾、不完全且匆忙”。德勤因此被索賠76億美元。
上述都只是這幾家國際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卷入風波的冰山一角,其實每一家都“劣跡斑斑”,早已褪下了當初無限圣潔的光環(huán)。
2001年,當年的行業(yè)“大哥”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因身陷安然財務丑聞而轟然倒塌,曾經的“五大”變身為如今的“四大”。
2003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畢馬威提出指控,指其在審計美國施樂公司1997年至2000年的財務報表中具有欺詐行為,使其真實經營結果與向投資大眾公布的結果相差30億美元之巨。最后畢馬威以支付巨額罰款“破財消災”。
2007年,普華永道在日本的分支機構因內部控制措施松懈,導致化妝品公司嘉娜寶出現(xiàn)會計欺詐行為,而被日本金融廳處以停止大客戶審計資格兩個月的嚴厲處罰。
2010年,在著名的雷曼破產案中,美國證監(jiān)會指安永對雷曼將500億美元資產以“回購105”手段不正常劃至表外,以隱藏負債和降低杠桿的事件“袖手旁觀”,甚至有助長之嫌,成為金融危機中首個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指控。
在“四大”進入中國之初,也是光環(huán)繞身,但是之后的古井貢漏稅事件、創(chuàng)維(微博)赴港上市財務作假、上市公司黃山旅游會計報表問題等背后都不約而同地出現(xiàn)了“四大”的身影。
一位任職中國“四大”的高級審計師對本報表示,“四大”不同于國家審計機構,是接受被審計單位的聘請從事審計業(yè)務,這當中的聘請與受聘的關系確實對審計準則中的獨立性要求帶來了一點挑戰(zhàn),有些被審計單位較為強勢,規(guī)模龐大,是“四大”爭搶的對象,面對這些客戶,就算是“四大”的合伙人也會有所忌憚。
信任危機
巴尼耶稱,此次全球金融危機過后,會計業(yè)迫切需要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
不過,“四大”似乎并不知道在金融危機期間其名譽受到了多大的損失。英國畢馬威高級合伙人約翰·格里菲斯-瓊斯稱希望監(jiān)管者考慮到公司的專業(yè)和專長。
“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審計人員。如果你認為我們有點像1910年代的私有煤礦的礦工,那你會想要國有化我們。”他說,“如果你認為我們更像醫(yī)生,擁有一技之長的醫(yī)生,那你可能會想要聽我們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他繼續(xù)解釋稱,如果礦工能夠像審計員一樣在有一些遠見和專業(yè)知識的情況下操作,很多被困井下的“事故”都將被轉換。
事實上,在英國,有的大型審計機構不但沒有幫助轉化“事故”,反而促成了事故的發(fā)生,至少巴尼耶如此認為。據Audit
Analytics的統(tǒng)計資料,截至7月,“四大”中至少在24件因為信貸危機的集體訴訟案中站上被告席。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巴尼耶的提議存在一個根本性缺陷,未能解決最大的挑戰(zhàn),即如何鼓勵新公司進入審計市場,以促進更多競爭,從而加強審計服務的安全性。鼓勵新的進入者應是優(yōu)先考慮的任務。但歐洲法規(guī)要求審計機構必須由合格審計師控股,這樣一來便幾乎不可能為新公司找到大規(guī)模的第三方融資。開放審計機構的所有權將是巴尼耶能夠提出的最有效且最大膽的改革。
某“四大”審計經理向本報透露,以前在“四大”,工作第三年到第五年的高級審計師通常承擔了重要的任務,負責協(xié)助經理帶領整個審計團隊進行具體的審計工作,是整個審計團隊中承上啟下的“靈魂人物”。而現(xiàn)在由于人手的缺失,許多工作剛第二年的初級審計師就要承擔如此重大的任務,但進入“四大”的員工有很大部分是非會計、審計類專業(yè)出身,工作才剛滿一年左右就被推上了重要崗位,審計質量自然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證。
另有承擔帶領審計團隊工作的初級審計員向記者坦承,她在做一些相對復雜的例如企業(yè)所得稅、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的審計工作時往往自己還是一知半解,需要一邊審計,一邊現(xiàn)翻會計準則以及審計準則進行查閱。
而不少企業(yè)也由于審計成本等多方面的考慮也不再迷信“四大”,轉而投向國內本地會計師事務所的懷抱。最近的就有愛康科技,其在9月22日發(fā)布公告稱,基于控制費用考慮擬解聘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改聘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
近幾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公布的《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顯示,2008年“四大”在中國的總收入均在24億元以上,即使它們當中的最末一位也是國內所第一名總收入的3.7倍,而2010年雖然“四大”的業(yè)務收入仍然牢牢占據前四位,但時排最末一位的畢馬威收入下降為18.6億元,而第五名中瑞岳華已從2008年的6.5億元漲至2010年的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