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持續(xù)大幅升值對經(jīng)濟造成實質性傷害,瑞士央行本周二出乎意料地祭出新的干預措施,宣布將瑞士法郎與歐元匯率設定在1.2水平,并做好了無限量購買外匯拋售本幣的準備,由此導致瑞士法郎兌歐元、美元大幅貶值近10%。 而本周五全球將進入集體“議息窗口”。面對全球經(jīng)濟失速,為促進出口,一些國家可能轉向匯率政策,從而令本幣走軟,全球“貨幣貶值競賽”一觸即發(fā)。 瑞士央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的做法,很可能成為一個“壞榜樣”,并引發(fā)各國效仿。在全球經(jīng)濟前景惡化、債務危機不斷升級,QE3蓄勢待發(fā)、美元、歐元走軟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瑞士法郎、日元兩大避險貨幣以及大多數(shù)新興經(jīng)濟體貨幣大幅升值。今年以來,瑞郎累計升值25%,日元升值21%,澳元、人民幣、新加坡元、韓元等兌美元匯率也紛紛創(chuàng)出新高。強勢貨幣對這些高度依賴資源出口和制造業(yè)出口的國家影響極大,一些國家為此開始干預匯市,防止本幣大幅走強。8月份,日本央行在外匯市場大手筆拋售4.51萬億日元(約合580億美元),創(chuàng)2004年以來單月外匯干預規(guī)模新高。而集體受困貨幣升值的國家如新加坡、泰國、韓國、澳大利亞都醞釀在必要時干預匯市。巴西、土耳其率先結束加息周期,越來越多貨幣“被升值”的國家可能加入一場“反貨幣升值”的匯率戰(zhàn)。 其實,如果只是匯率升值與貶值的較量,也許沒有那么大的傷害,令人擔憂的是背后的政策和利益博弈以及可能引發(fā)的連鎖反應。匯率戰(zhàn)的背后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金融單邊主義,特別是在全球總需求長期不足、經(jīng)濟潛在增長水平下降的趨勢下,就連美歐等消費驅動型經(jīng)濟體也要尋求向出口驅動型經(jīng)濟轉變。以匯率工具作為平衡經(jīng)濟的手段而放棄“貨幣錨”責任,全球將可能出現(xiàn)“以鄰為壑”的競爭性貶值局面。 當前,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但供給卻相對過剩,如果各國重尋重商主義道路,不可避免會加劇供需失衡局面。國家之間調整的實質其實是各國對于成本的分攤,一國通過壓低匯率贏得的短期出口優(yōu)勢很快會被其他國家的類似政策抵消。而一些國家在無力干預匯率的情況下,很可能轉而求助于貿易保護,并引發(fā)全球性的貿易戰(zhàn),使世界經(jīng)濟遭到更大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