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再漲下去,真的有點吃不消買了。”昨天,在仙林苑農貿市場二樓的一個肉攤前,周阿姨挑了一塊巴掌大的豬肉,就花了17元。
根據仙林苑農貿市場昨天電子屏上的價格顯示,條肉零售價為16~18元/斤,子排為20~25元/斤,腿肉為14.5~16元/斤,大排為17~18元/斤。“現(xiàn)在五花肉都要起碼15元/斤了,3個月前才11元/斤左右,這段時間經常5毛、1元一斤地漲,越來越貴。”周阿姨算了算,按現(xiàn)在的豬肉價格,她現(xiàn)在每星期花在買肉上的開銷要比3個月前至少多出10元錢。
但是,別看豬肉價格高,賣肉的經營戶抱怨買肉顧客的越來越少,連中上游的屠宰加工企業(yè)和養(yǎng)殖戶們也說錢不好賺。
生豬價格歷來是中國農產品價格中重要觀察指標。目前,生豬收購價格上周已突破19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農貿市場,條肉價漲過35元/公斤,腿肉身價漲過30元/公斤,小排更是超過40元/公斤……
肉價是怎么一步步漲上來的?這幾天,本報記者沿著生豬養(yǎng)殖場、肉類屠宰加工企業(yè)、農貿市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從生豬出欄一路追蹤直到市民的菜籃子,分解豬肉價格上漲的過程,探求豬肉價格上漲的真相。
1、攤主:每斤肉只賺2元
每天早上5點鐘,在屏風街農貿市場擺攤賣豬肉的王師傅就已經和妻子在攤前擺放好了豬肉,等候第一批上門的客人。王師傅說,昨天他只從批發(fā)市場里拉了兩整片白條肉,180多斤,差不多是一頭毛豬被加工好后的分量。
“最近豬肉價格漲得厲害,進價很貴,不敢多進。”豬肉價格的高漲,似乎看上挺美,但經營戶們卻開心不起來。王師傅給記者算了算賬,最近幾天,豬肉的批發(fā)進價為13~13.2元/斤,市場上的平均售價為15元/斤左右,每150斤肉,差不多能賺300元。但是,批發(fā)過來的豬肉只是粗加工,凌晨拉到市場還要進行再加工,這中間的損耗不小。
“要去除碎油、豬皮、碎骨等,還有豬肉的水分蒸發(fā),平均每斤肉的損耗至少在5毛錢。”王師傅說,再算上每天攤位費將近100元,水電費20元左右,以及從物流中心拉到菜場的運費90元,最后算下來一片白條肉只賺幾十元。
王師傅說,價格只有8元/斤的時候,也有2元的差價賺,價格漲到15元/斤,還是2元的差價,但是每天的銷量卻降得厲害。“現(xiàn)在一天能賣個150多斤肉,價格高,加上天氣熱,買肉的人越來越少,賣不動啊。”他告訴記者,往常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差不多要進兩頭豬,但最近一段時間,每天賣到下午5點鐘甚至晚上7點,一頭豬都不一定賣得完。
2、屠宰加工企業(yè):量驟降難賺錢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fā)現(xiàn),豬肉從養(yǎng)殖戶手中收購后到零售市場,價格至少上漲了50%。但農貿市場里的豬肉,在經營戶每天清早進貨回來加工后,只漲了2元多/斤。那么,屠宰加工環(huán)節(jié)是不是推動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呢?
作為杭州最大的定點屠宰企業(yè),杭州五豐聯(lián)合肉類有限公司肉類銷售公司負責人汪選華對公司旗下西興屠宰場目前的運作情況頗為無奈。他告訴記者,養(yǎng)殖戶送來代宰加工的毛豬數量最近明顯下降。
“杭州主城區(qū)的屠宰量起碼下降了15%~20%。”汪選華說,這是屠宰企業(yè)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盡管豬肉價格一路走高,但在消費終端的消費量卻處于不斷走低的狀態(tài),因此屠宰量也開始出現(xiàn)明顯下滑,這對于收取固定屠宰費的屠宰企業(yè)而言是利空。
“屠宰企業(yè)的開支和成本是相對固定的,也就意味著屠宰得越多,越有錢賺。”汪選華表示目前由政府定價的屠宰費為23元/頭,而今年以來,設備折舊、人工、水電氣等開支在上漲,加之屠宰量不斷下降后,最近的屠宰真實成本接近30元/頭,算下來還要虧一點。
汪選華給記者算了筆賬,昨天他們收購的毛豬價為21元/公斤左右,毛豬屠宰后,出肉率平均在72%~73%左右。經過這番加工后,白條肉的價格要到達27~28元/公斤。同時,算上屠宰過程中的下水、內臟可以銷售,按照目前的行情,平攤到白條肉上,能把成本價降低1.75元/斤左右,這樣形成的出廠成本價在26~27元/公斤。
3、養(yǎng)殖企業(yè):
前兩年的虧損剛補回
“現(xiàn)在毛豬批發(fā)價每公斤21元左右,這兩天略有波動,總體價格比較堅挺。”昨天,蕭山新灣一家規(guī)模養(yǎng)殖廠負責人老高到養(yǎng)殖場繞了一圈,樂呵呵地說。
據介紹,自繁自養(yǎng)生豬的養(yǎng)殖戶利潤每頭達到300~400元左右,這是自2008年9月份以來生豬養(yǎng)殖盈利的最高水平。這個行情讓養(yǎng)殖戶既喜又憂。喜的是,終于可以把前兩年的虧損拉回來了,憂的是,今年初以來,小豬特別難養(yǎng),存活率低。今年4月份,仔豬存活率低到60%,而往年有80%以上。”這直接影響到下半年的出欄數。”
記者從養(yǎng)殖戶口中了解到,以玉米、麥麩等為主要原料的飼料一路上漲,被認為是生豬價格上漲的重要推手。老高告訴記者,飼料成本占養(yǎng)豬成本的60%左右,玉米又占了飼料成本的66%左右,玉米的價格從年初到現(xiàn)在漲了400元/噸,最大漲幅接近30%。每公斤毛豬需要3.3公斤的飼料供給,這就意味著,一頭100公斤左右的毛豬從出生到出欄的6個月間,光飼料就要吃掉330公斤,金額近1000元。此外,人工、運費、疫苗等成本都在上升,還有財務等間接成本,這塊目前占到40%左右,平攤到每頭豬的成本是600~700元。“說實話養(yǎng)豬又苦又臟又累,愿意做的人越來越少。”老高說,現(xiàn)在開養(yǎng)殖場的以夫妻為多,每年收入5萬元左右。
“可別光看這個利潤,豬不是大白菜,不是收割了就能算出一斤賺多少。”老高說,每年還有很多其他的開支和難以預料的風險。作為自繁自養(yǎng)的養(yǎng)殖戶,每年35~40%的母豬要更新品種,這些種豬從周邊采購,一頭50公斤的種豬要2000多元,光這塊投入每年都要上百萬元,這些成本都要平攤到每斤豬肉的成本上。“日子還是2008年那陣子好過。”老高說,那時行情好的時候批發(fā)價達19元/公斤,而成本只有11~12元。
“現(xiàn)在豬肉行情比較高,生豬毛利率平均有30%左右,但這個并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金華金達利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吳經理告訴記者,按照規(guī)律,這么高的肉價,必然會伴隨著跌價的風險,其實他最不希望就是價格大起大落,因為這樣最后受傷的還是養(yǎng)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