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照片 |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國民收入的分配向政府傾斜,不是向居民傾斜,這是我們消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許小年
“增加消費的根本之策在于使我們的增長從依靠資源投入轉到依靠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上。”
——吳敬璉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09年,消費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9.2%、43.3%、53.1%,以往慣以疲軟面目示人的消費逐漸占據了半壁江山,有人據此認為消費正在成為我國經濟持續(xù)向好的新引擎。
從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到“十二五”規(guī)劃,“消費”無疑是近年來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關鍵詞之一。
城鄉(xiāng)消費齊頭并進
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增長速度迅猛,估計中國可能在兩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費國;消費的崛起不僅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提供有力支撐,更為全球經濟的再平衡貢獻巨大。
在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老謝夫妻在某個周末一起去看了“2010林兆華戲劇邀請展”,VIP票價是580元一人。“價格不算太便宜,但能和家人一塊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最重要。”在老謝看來,平時上班比較忙,難得的假日自然就成了消費休閑的好時機,無論是和親戚、好友駕車去京郊踏青,還是陪媳婦、閨女逛街購物,或是獨自跑到健身房里揮汗如雨,都讓他備感生活的樂趣。
隨著收入的穩(wěn)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滿足吃、穿、住、行等基本消費的同時,城鎮(zhèn)居民對發(fā)展型、享受型、服務型消費需求不斷上升,在某些相對發(fā)達和富裕的地區(qū),消費結構升級已經悄然發(fā)生。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積極擴大內需,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態(tài)勢,消費結構升級繼續(xù)加快,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1至11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224億元,同比增長18.4%。其中,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11月份,城鎮(zhèn)消費品零售額12046億元,同比增長19.0%;鄉(xiāng)村消費品零售額1865億元,增長17.0%。
消費需求作為國民經濟的最終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高于投資。數據顯示,消費每增加100億元,可新增GDPl06.12億元,而投資每增加100億元僅新增GDPl00.02億元。
今年11月,北京市發(fā)改委表示,截至去年底,北京的消費率(最終消費占地區(qū)生產總值的比率)已經連續(xù)4年超過投資率。2006年至200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平均超過60%。
在今年早些時候,深圳公布的2009年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達到40%,首次超過投資成為深圳經濟增長拉動貢獻的首位因素。
農村市場方面,在家電、汽車下鄉(xiāng)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后,汽車和家電成為農民消費重點和熱點。
“過去想都沒想到老百姓買手機、家電、摩托、汽車等,還能享受國家資金補貼。”今年10月1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板凳鄉(xiāng)樂天坪村3組村民陳華拿出幾年的積蓄購買了一輛農用汽車,他先后到巴中市車輛管理部門、保險公司辦理相關手續(xù),回到當地便申請了汽車下鄉(xiāng)資金補貼。“我只是把相關手續(xù)交到鄉(xiāng)政府,半個月時間不到,5000元現(xiàn)金就到我‘一折通’上了。”陳華說。據該組組長秦天瑞粗略計算,樂天坪村三組享受家電、汽車下鄉(xiāng)資金補貼的共有17戶,占全組45%以上,共享受補貼資金2萬余元。“村民認為很劃算,手續(xù)辦理也簡單。2萬多元錢相當于一個務工人員在外務工一年的純收入,在農村能夠辦很多事了。”秦天瑞說。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0年6月1日起,結合各地區(qū)舊家電拆解處理能力等條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擴大到河北、山西、遼寧、大連、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廈門、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青海等并逐步推廣到全國范圍內實施,截止時間暫定為2011年12月31日。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期限也由2010年5月31日延長至2010年12月31日。
為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政策效應,今年以來,家電、汽車下鄉(xiāng)和以舊換新政策還提高了最高限價、增加產品品種、擴大補貼范圍,同時進一步簡便補貼領取手續(xù)。包括內貿流通補貼和商業(yè)服務業(yè)在內,預計全年用于商貿流通領域刺激消費的資金將超過800億元。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極大的挖掘了被譽為“埋在土里的珍珠”——農村消費的潛力。今年1至11月,全國家電下鄉(xiāng)產品累計銷售6730萬臺,實現(xiàn)銷售額1504.1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倍和1.8倍。1至11月,共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近34.7萬輛,發(fā)放補貼資金49.7億元,拉動新車消費382億元。此外,中高檔商品需求回暖,大型流通企業(yè)銷售旺盛,限額以上企業(yè)商品零售額持續(xù)增長。
從長遠來看,僅家電下鄉(xiāng)政策一項,據測算便會在4年內拉動9000億元的農村市場消費。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以家電下鄉(xiāng)政策為基點,未來10年農村家電市場的總體容量將會以萬億元來計算。
消費引擎的加速開啟無疑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日前,中金公司發(fā)表了題為《誰說中國不消費》的研究報告。報告判斷,“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增長速度迅猛,估計中國可能在兩年內成為世界第三大居民消費國;消費的崛起不僅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提供有力支撐,更為全球經濟的再平衡貢獻巨大。”
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
從近年來“民工荒”的頻繁出現(xiàn),到多家出口制造業(yè)標志性企業(yè)大幅提薪,再到波及全國的調高最低工資,許多專家認為中國已進入“劉易斯拐點”區(qū)間。
但總體來說,此輪消費增長與政府針對性的刺激政策密不可分;而今年年中以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開始逐漸淡化。尤其是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政策的定調開始回歸常態(tài)化、穩(wěn)定化。具體到消費方面,不再提家電下鄉(xiāng)等短期刺激消費政策,而是轉到“重點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上來。這讓人們不禁有一種擔心,離開了政策刺激,消費增長會不會從此難以為繼呢?
“刺激政策只可能是短期的,”賽迪顧問副總裁秦海林博士認為,刺激政策在過去的兩年間抵制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我國經濟在最短的時間內率先恢復。但政府作為職能部門,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財富,而諸如削減農業(yè)稅、家電下鄉(xiāng)以及各類補貼等政策的實施都需要真金白銀投入。“如果生產結構沒有改變,一味刺激的實際效果將是抑制消費。你想想,政府這樣做,錢從哪里來?要么加稅,要么超發(fā)貨幣。”秦海林說。
在專家看來,一旦我國經濟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困境之后,應急的刺激政策必然要讓位于更長遠的消費結構轉型升級,這也是我國以往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的增長格局決定的。
雖然刺激政策催生了消費驅動的車輪,但總體上,中國居民消費(即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依然明顯偏低。
“兩個有利的條件支持著正在進行的結構轉型(為轉為消費推動經濟提供契機。),其一是‘劉易斯拐點’的出現(xiàn),其二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秦海林說。
劉易斯拐點,簡單來說指農村剩余勞動力從無限供給到相對短缺的臨界點。一旦過了這個臨界點,此時若要繼續(xù)吸納勞動力,必須提高工資水平,否則農業(yè)勞動力就不會進入工業(yè)。
從近年來“民工荒”的頻繁出現(xiàn),到多家出口制造業(yè)標志性企業(yè)大幅提薪,再到波及全國的調高最低工資,許多專家認為中國已進入“劉易斯拐點”區(qū)間。
參考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的經驗,經歷了“劉易斯拐點”后,居民消費的增長有所加速,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出現(xiàn)了實質性的提高,居民消費率也在當時進入拐點。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依舊很低,2008年為45%左右。“十二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要繼續(xù)推進城市化進程,預計到2015年城市化率將達到52%左右。伴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工資上漲將會持續(xù),必將刺激消費率提高。“保守估計將給消費帶來6000億元的增量。”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發(fā)布報告稱。
所需要的不只是錢
大力發(fā)展消費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增加消費者的收入,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這才能使得人們的消費行為建立在更加穩(wěn)定的預期之上。但現(xiàn)狀是,除了國家、企業(yè)和居民三者之間的收入分配結構持續(xù)失衡外,企業(yè)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行業(yè)之間、區(qū)域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持續(xù)拉大。
54歲的王建華在一家國有金融機構總部擔任部門經理。用她的話說,能在國企中層任職,待遇上“好事落不下”。王經理的收入構成兩部分:一是工資條上的年薪收入。二是各種福利補貼,包括:每年5萬元養(yǎng)老保險,含社會保險和企業(yè)年金;每年7萬元住房補貼和公積金;每月車費補貼和汽油補貼2000元;每年報銷社保以外的各種保健醫(yī)藥費單據5000元;圖書卡、旅游費約2萬元;另外,公司分給她一套100多平方米的福利房。王建華說,去年她的稅后年薪約有70萬元。王建華認為:“工資高得不符合國情,其實我心里并不踏實。”
與國企中層“工資高得不踏實”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般工人工資近年來增幅緩慢。全國總工會在今年上半年進行的一項職工收入調查結果顯示,有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
“在我的印象中,工資基數好像十幾年都沒有變過了。”張先生在一家資源性私企任技術工人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每月基本工資1100元,技能工資850元,獎金700元,扣掉公積金、保險和稅后,每月實際到手1200多元。
前不久,他與妻子在自己所住的二線城市買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花光了夫妻倆所有積蓄外,還向銀行貸了10萬元,每月還貸1500多元,分5年付清。“由于有公積金,所以每月實際還款為600多元。”即使這樣,張先生仍然感覺有點不堪重負,“現(xiàn)在物價上漲得這么厲害,除了吃穿用的基本需求外,我們根本不敢在其他東西上花太多錢。”
資料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國有行政性壟斷行業(yè),諸如一些大型央企,把國家財富企業(yè)化,職工收入大幅增長,就行業(yè)而言,平均工資差距已從當初的2倍左右擴大到現(xiàn)在的6倍以上,但壟斷行業(yè)改革不進反退。
大力發(fā)展消費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增加消費者的收入,尤其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這才能使得人們的消費行為建立在更加穩(wěn)定的預期之上。
按理說,近年來,中國人每年創(chuàng)造30多萬億元的國民財富,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后,消費將進入快速增長期,但我國的情形似乎有點例外。
有這么幾組數字:
第一,從1997年至2007年,中國勞動者報酬占GDP之比從53.4%降至39.7%,而政府預算內財政收入從GDP的11%上升到20.6%。在2007年,如果再加預算外收入、政府土地收入以及各級國企的未分配利潤,政府總收入占國民收入30%有余。
第二,從1995年至2007年,國家預算內財政稅收增加了6倍,而同期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僅上漲1.6倍和1.2倍。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國民收入的分配向政府傾斜,不是向居民傾斜,這是我們消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說。
除了國家、企業(yè)和居民三者之間的收入分配結構持續(xù)失衡外,另一方面,企業(yè)之間、城鄉(xiāng)之間、行業(yè)之間、區(qū)域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持續(xù)拉大。
在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方面,多年來兩者比值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縮小的跡象。而據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魯估計,2008年,全國10%最高收入組家庭的實際收入是10%最低組的55倍,而城鎮(zhèn)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家庭相比,差距由2005年的9倍擴大到31倍。
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面在不斷擴大,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游離在制度之外。在一些地區(qū),保障標準偏低、負擔偏重,特別是教育、醫(y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因對象不同,不能實現(xiàn)均等化服務,成為當前社保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教育、醫(yī)療三項社會發(fā)展支出占GDP的比例僅為5.1%,遠低于美國、法國、瑞典的16%和30%,也低于波蘭、俄羅斯、伊朗、巴西、南非的10%至27%的比重。
既然收入問題是制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擴大的要害,那么該如何去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可以采取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大對低收入群體補助力度等措施。
另外,擴大涉農中等職業(yè)教育免費范圍,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試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公立醫(yī)院試點改革,加快棚戶區(qū)和農村危房改造等,都將使中低收入階層收入逐步提高,對擴大消費需求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相關鏈接]
中國居民消費率偏低
中國社科院發(fā)布《社會藍皮書:201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居民消費率降至35.11%,處于世界偏低水平。
藍皮書指出,據世界銀行統(tǒng)計資料顯示,目前,低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率平均為75%,高收入國家平均為62%,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為57.5%。而2009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率為26.75%,農村居民消費率僅為8.36%。
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分析說,近五年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下行趨勢,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率特別低。盡管采取家電下鄉(xiāng)、汽車下鄉(xiāng)等措施拉動消費,但由于收入分配結果不合理,城鄉(xiāng)、行業(yè)、群體之間收入分配不公與差距過大,對拉動內需、提振消費的作用還是不夠顯著。
對此,藍皮書建議,2011年應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者報酬比重;穩(wěn)定物價,保障民生;不斷壯大中產階層規(guī)模,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陳欣
楊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