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在深圳剛領了房補,楊瀾等名人又在杭州分到了“保障性別墅”。地方政府各出奇招地把名人往自己家攬,到底是“愛才”還是“愛名利”,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最近這兩起扯起名人虎皮當大旗的事件之所以引起社會強烈的反應,更多的是因為地方政府動用了公權力切掉了本屬于中低收入階層的奶酪,使得本來就捉襟見肘的保障性住房里面的一大塊資產成為名人案頭的裝飾品。 據媒體報道,在房價高漲的現(xiàn)實情況下,寸土寸金的杭州市把在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白馬湖生態(tài)創(chuàng)意園的200套景觀別墅房,向他們認可的大師級人才提供10至20年租期。這些隸屬保障房體系的別墅,目前已經有楊瀾、余華、賴聲川、朱德庸等數十位文化界名流入住。 為了規(guī)避產權問題引起的質疑,杭州市巧妙地將“保障性別墅”以低廉的價格長期租賃給大師級別的人才,全面地說,這得算“保障性廉租別墅”。 按說出臺一些政策或者提供住房吸引高級別人才定居本地,既是政績工程也確實可能為地方帶來一些效益。但這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應該是兩碼事。 首先,建設保障性住房,初衷是為滿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而實施的一項民生工程。保障房,顧名思義,重點就是“保障”。這些位于杭州市黃金地段、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別墅,怎么也無法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性住房”聯(lián)系起來。 其次,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過程中,有著嚴格的公示過程,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這些為了彰顯公平和公正的分配制度也讓民眾看到了社會的希望。按照現(xiàn)行政策,申購或租住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方面的基本條件:一是中低收入,二是住房困難。而名人大師們既不是中低收入,又各自有房,在沒有經過任何公示的情況下入住本屬于保障房體系的別墅,這直接動搖了原本有序的分配體制。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政府行為的示范作用一旦奏效,將在全國各地引起一個非常惡劣的風氣。根據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的要求,明年將在全國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相較于今年58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數量翻了一番。先不說最終能完成多少,在杭州“保障性別墅”的廣告效應下,當這些保障房完工后,誰能保證這批保障性住房100%地秉承“保障”的目的,而沒發(fā)生任何的“異化”? 就在11月30日剛剛舉行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胡錦濤總書記還專門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沒想到話音剛落,杭州市的“保障性別墅”就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添加了一個嶄新的注腳,將“保障性住房”直接從“雪中送炭”的地位轉變?yōu)椤板\上添花”。 吸引人才的資金明明是可以公開公正地拿出來說的預算,非要遮遮掩掩地用這種挪用“保障性住房”資源的手段,說到底是“保障”了名人的效應,還有政府的臉面,同時,也是為今年可能完不成的保障房建設任務拉點業(yè)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