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12日至1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韓國大田舉辦名為“21世紀亞洲:引領未來之路”峰會。IMF總裁卡恩、亞洲國家財長、央行行長和著名經濟學家都出席并討論了亞洲經濟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認為,全球經濟中心會在25年后落戶亞洲,而卡恩認為,亞洲經濟將面臨新的金融風險。 卡恩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已經過去,全球正處于金融危機的“最后階段”,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風險偏好增強,可能讓亞洲面臨新的金融沖擊。 他認為資本流動和內部發(fā)展不平衡是亞洲經濟當前面臨的兩大威脅,今后各國可能面臨資金流入大幅反彈、經濟過熱以及信貸和資產泡沫等。由于各國政府和央行在危機期間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流動性資本,這部分資金已經通過各種途徑流入亞洲各大經濟體,因此各國必須采取貨幣升值、外匯儲備調整甚至資本管制來遏制風險。他還指出,貧富差距增大讓亞洲一些國家呈現(xiàn)不平衡發(fā)展。 此次會議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IMF第一次高調重返韓國,會議主要研究了亞洲經濟增長模式以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談到世界經濟重心可能移至亞洲時卡恩表示,亞洲各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發(fā)電機”。卡恩指出,亞洲經濟一直依賴出口,今后必須向消費型經濟轉變,呼吁亞洲國家繼續(xù)把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作為長期經濟政策。 談到IMF份額改革,他承諾,將在今年年底完成IMF第二次改革,會通過份額轉換提高亞洲國家份額權和話語權。 卡恩還首次回應了亞洲金融危機期間IMF的一系列爭議性政策對亞洲國家的影響。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IMF雖向一些國家伸出了援手,但貸款條件相當苛刻——受援國必須實行嚴格的財政政策。雖然沒有明顯的“道歉”字眼,但卡恩表示,最后證明,IMF的政策對許多亞洲國家是有益的,本次危機中亞洲國家金融體系受沖擊有限,正是得益于前一次的教訓。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